2、月池寺(宋)康熙《兴安州志》:“月池寺,在城西北百里,逼近汉水,有碧池滩。”为金州古之名寺。位于旧安康县流水铺月池台,今划归岚皋县大道河镇。据碑文记载,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682年)僧人明恪建,奉如来佛祖之位。南宋绍定元年(1228年)僧人善观重修,加奉观音大士。元末毁于兵燹。明成化五年(1469年)里人就遗址光复寺宇,又加奉药王真人尊神。明弘治年间,陕西监察御史李素,自汉中泛舟东下,尝《游月池寺》、有诗留寺中。寺内原有碑碣数通,多记述清代重修事宜,现已移弃于岚皋县大道河镇码头。其中咸丰十一年(1861年)之《重修月池寺碑》云:“汉江之滨有古寺焉,名月池寺。历祀如来佛祖、无量祖师、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韦驮菩萨、财神菩萨、药王真人、观音佛母、送子娘娘诸神。数百年来,庙貌倾颓,墙垣残败,急为修补,恐一神无所凭依,即人无所祷之。爰聚众商议,捐金鸠工,不日而观成焉。慈值告竣之期,理宜泐石以志不朽。” 3、碑中所述月池寺诸神名目,说明释道兼祀,仙佛同堂,充分反映了地方民俗宗教和信仰习俗中的功利性,安康寺院所供菩萨,一般是文殊、普贤、观世音、地藏四位。月池寺竟把观世音封成佛母。更甚者,还把财神也升为菩萨。 4、另有道光三十年(1850年)所立《太上感应篇碑》碑一通,记述因果报应,虽为道家之言,亦被佛教所用,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该碑现被瀛湖风景区金螺岛移立。 5、旧隶安康城西南130里锁龙沟,今属岚皋县佐龙镇。僧临渊于宋宣和元年(1119年)结庵修炼,绍兴五年(1135年)僧宣明募化建修,大殿一楹,奉燃灯古佛。元末寺毁于水。明嘉靖二十三年里人重修。明万历八年(1580年)邑举人刘宇游六峰寺,写有《春夜饮六峰寺》诗一首载入《兴安州志》。明末,六峰寺毁于兵火。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各省入籍新民,误以为遗址为泰山庙,据《募化新建锁龙寺碑》载:客民见锁龙沟“重重山水,济济人烟”而“处处叹无晨钟暮鼓,家家乏秋报春祈。看士农工贾尽是他乡之客,祭福主、财神,无不叹没庙之悲”。于是捐资兴建而名锁龙寺。 6、位于岚皋县笔架山风景区。《兴安州志》云:“在州西南百二十里。”据岚皋县统战部、公安局、文教局1956年联合调查得知:“笔架山原为道教南(应为岚)宫观,创建于北宋末年。”南宋建炎年间,金州郡守邵隆诗云:“金虏寇陕西,豫贼侵河南。何处干净土,惟有笔架山”。又有:“岚宫泪眼看山河,浩劫只等奈若何”的诗句,是知南宫观为岚宫观之音误。其为佛教殿宇大约在清代中叶,嘉庆十五年(1810年)的一通残碑有“众姓慷慨解囊,捐资修建宝莲洞观音殿”的文字。1988年8月30日,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在笔架山宝莲洞前西侧发现一具端坐于木制莲花盆内的和尚肉身,距此不远处有一块弃置于荒草丛中的舍利塔塔铭。塔铭偈语是一首藏头诗,隐含弘一达慈,法众达鉴二位僧人姓名,据铭文透露,二人当是嘉庆十二年来山上出家,在观音殿事佛十三年,并于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日同时圆寂。弘一达慈肉身咸丰年间,被迎祀砖坪厅城,并在城隍庙西建“弘一庙”供奉,同治元年(1892年),川北农民军郭刀刀部入陕西砖坪,据《厅志》载:“偶刃其乎,逆党遂皆卧病。逆惧,乃建醮去。自是颇著灵应,远近供奉者大至。”现在山上肉身是法众达鉴法像,距今已有187年历史。 7、位于岚皋县流芳乡。明天顺二年(1457年)建,庙址雄踞山巅,面积约30000平方米。现庙宇房屋无存,惟留明嘉靖十年(1531年)铸铁佛一尊,高093米;石佛二尊,高约068米;普贤石造像一尊,高054米;方形和圆形香炉各一座。有石碑5通,其中重要的有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柱形碑一通,四面刻字,正面为住持僧圆受慕礼参佛经历:背面为信士李进同陈氏夫妇二人打造石香炉缘由,另两面为捐资者姓名。另一通系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立石之《重修朝阳古寺碑》,碑文大意云:“据险凭高,立碑崇祀,历数百年而不替者,必明神灵佑有以团结人心耳。境内朝阳殿,古寺也。创自前明天顺戊寅(1457年),续修我清。每遇旱魃为灾,祷雨辄应,以故敬祀历朝不绝。岁壬寅(1902年),乡贤见剥落颓圯,思重修葺其寺,捐资襄助,历三年工竣而庙貌辉煌矣。” 8、位于岚皋县石门镇铁佛寺,相传元末天下大乱,有僧负铁佛至此落单建庙。《砖坪厅地理志》亦有相同的记载:“有一僧背负铁佛,先极轻,至地忽不能移,人因于此建庙祠之。”明弘治间,有高僧古鉴大士卓锡寺中,寺宇为之大兴,旧有铁佛千尊,泥塑木雕菩萨,弟子诸像俱全。清代重修,现遗明正德九年古鉴大士舍利塔一座,保存尚好。 9、位于岚皋县铁炉乡长春村,始建于明永乐八年(1410年),明成化间寺遭回禄,被烧为平地而毁弃。清乾隆三十年(1748年),有安徽移民葛一壁者,迁住陕西安康之南洞河红崖沟中(此地时属安康),于山巅得古铁佛及残碑,拭其金身袍边,“显铸字曰‘天圣寺’”,残碑略可辨识,为“金州天圣寺之别院”。于是创茅庵祀之。远近叩拜者不绝于途,未数年,遂置寺近地,连置产六七千,即自捐资独构三大殿,左为观音殿;右为三义殿;中为铁佛殿。延至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增修山门、墙垣,僧舍。光绪三十一年创修乐楼一座。功始告竣。前后有住持比丘僧续法,本善、本华、觉坤、觉禅、觉灵等。 10、圭山寺(又名龟山寺、玄真寺) 二、黑龙江的鲤鱼要放生吗 1、位于岚皋县七一乡延安村,与紫阳县接壤。始建年代不详。寺遗址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大殿,僧房二间,嘉庆十二年(1807年)诗碑一通。 2、又据《紫阳县志》载:“紫竹庵,在县东南圭山寺”,据此则知圭山寺内有紫竹庵,清代隶属紫阳县境,故《紫阳志》有载而《砖坪厅志》无载。 3、康熙《兴安州志》所载佚失古寺 4、双泉寺《兴安府志》云:“在州南一百八十里大道河 5、石佛寺《州志》在大道河。 6、峰峦寺《州志》在岚河。《兴安府志》写作“丰峦寺”,在州西南一百里岚河。《陕西通志》在岚河。 7、观音寺《州志》在蔺河。 8、佛教在线陕西讯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近日在地处秦岭山脉的镇安县茅坪镇五星村一处山腰上,发现一座元代密宗寺院——毗卢寺遗址,专家推断遗址约绵延数公里,寺院内发掘的一座四边形石塔为陕西首次发现。 9、根据发掘石刻部分文字记载,该寺院建于元末明初,8米高的石塔修建于明代弘治六年(1493年),纹饰由富平匠人刻画。遗址内原来建有前殿、院落、东西厢房等,现存的大殿为清代所建。 10、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毗卢寺遗址考古队队长刘呆运说:“毗卢寺遗址的特点非常典型,属于秦岭山区四合院形式的建制,从厢房现有基础来看,一处厢房是当时存放佛像的地方,另外一处可能是当时僧人活动的地方。”根据目前发掘情况推断,整个遗址约绵延数公里,毗卢寺只是其中的一个寺院,不排除周围还有其他寺院。毗卢寺遗址为密宗寺院,该遗址的发现,对研究秦岭山区寺院结构以及明清宗教兴衰有重要意义。 标签: |
浏览:993次
个人怎样放生,怎样放生功德最大浏览:993次
生日放生要念什么经文,放生蛇类需要注意些什么浏览:992次
放生虾有什么果报,为什么要放生?放生有什么好处?(宣化上人,妙祥法师)浏览:986次
廊坊代放生网站,廊坊把巴西龟放生啦怎么办,廊坊南京放生联盟浏览:986次
黑鱼能不能放生在河里,市民买龙龟竟是鳄鱼龟性凶猛不能轻易放生浏览:982次
陕西把猫放生会不会有影响,把猫放生会不会有影响,放生鱼苗果报浏览:980次
高考放生什么时候放,放生放什么最好?放生一般放什么动物浏览:978次
长春代放生网站(长春放生回向姻缘怎么回向)浏览:973次